学生姓名* | |
学生性别* | |
联系电话* | |
Q Q/微信* | |
预报专业* | |
到校时间* | |
验证码* | |
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高铁发展规划,到2020年,世界高铁总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由此带来的直接投资达1.1万亿美元
这是一幅“高铁同心圆”规划图:以中国为圆心,以铁路线为半径,从东南亚直抵马六甲,向南到印度,向西经中亚诸国直达欧洲大陆,向北延伸到俄罗斯……
这是一列“中国号”高铁列车:从国家领导人出访期间不遗余力“推销”,到企业层面四处出击,中国高铁正加快“走出去”步伐,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国外媒体评论,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把全球用铁路线连接起来。中国人正在做的是,把这张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
中国高铁到底如何海外布局?最有可能在哪个国家率先突破?“走出去”底气何在?还有哪些障碍需要突破?揭开高铁“走出去”这幅面纱,四大焦点一一透视。
焦点1如何全球布局?
“现在我手上一共有十几个海外项目在同时跟进,包括老挝、泰国、美国、俄罗斯、匈牙利-塞尔维亚、摩洛哥……同时还在跟踪印度高铁项目。”一走进中国铁路总公司国际合作部主任陈觉民的办公室,就感受到他的忙碌。在他的办公室,一张中国高铁“走出去”规划图徐徐铺开:
亚洲及周边地区——中国构建互联互通大通道。
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谋划铺设一条纵贯东南亚,直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亚、欧洲联络的高铁桥梁。
“中国到老挝的铁路目前项目设计基本完成,准备工作已经到位,希望很快启动。 ”陈觉民告诉记者,该项目如顺利开工,势必加快中泰铁路建设,继而带动马来西亚至新加坡高铁项目,构建中国出海的战略通道。
非洲——中国标准全线开花。
从西非到东非,中国修筑的“钢铁长龙”在将非洲多国联通。
2014年,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尼日利亚连接首都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铺通,沿海铁路合同签订;连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铁路正在铺轨……阿卡铁路和沿海铁路都是尼日利亚‘三纵四横’国家铁路干线网规划和西非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的重要骨干网络。
欧洲——中国铁路初展头角。
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修建的第一条时速250公里高铁——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顺利通车;中俄高铁合作已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合作文件;积极推动中东欧、中吉乌等国铁路合作项目。
美洲——中国企业有望破局。
中国、巴西、秘鲁三国已经成立“两洋铁路”联合工作组;美国西部快速铁路,由铁总牵头组成的联合体正在与美方商谈;虽然墨西哥高铁项目暂被取消,但中国企业仍将参加新一轮竞标。
焦点2“高铁自信”从何而来?
在国际铁路市场,中国高铁拥有一份特有的自信,高铁也成为中国一张令人眼前一亮的“名片”。这份自信从何而来?
“中国就是世界高铁博物馆。”陈觉民说,在中国东西南北纵深5000公里的广袤大地上,高铁线跨越了各种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其运营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一半以上。
无论哪个国家的代表团来铁总访问洽谈,想要什么样的高铁,中国“总有一款适合你”。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
中国高铁的自信来自许多“第一”:
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
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
“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分管海外市场的副总裁徐宗祥说,“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
焦点3还要迈过几道坎儿?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上“瓷器活”。但拥有“金刚钻”的,不单单只有中国。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高铁发展规划,到2020年,世界高铁总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由此带来的直接投资达1.1万亿美元。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老牌高铁企业都虎视眈眈。
一方面,世界上老牌高铁企业还不“服气”,不甘心让中国企业抢占这片市场。像印度高铁项目,铁四院刚和印度方面洽谈后不久,日本交通部门就带着企业过去。墨西哥高铁项目,除了中国企业竞标团外,还有多家外国企业参与竞争。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太“景气”。一些国家有修建高铁的意愿,但又要面对庞大投资的现实,往往希望中国提供贷款或融资。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铁路不像买普通东西那么简单,外国施工团队可以深入了解到本国的国土情况,这让各国不得不慎重考虑。
西南交通大学高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柏认为,过去中国的出口产品通常位于价值链的底端。许多中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依靠的是跨国公司长期经营的全球销售网络。当中国高铁“走出去”时,还缺乏国际市场经验。
一些专家建议,中国高铁“走出去”,首先要立足于中国标准,尤其在周边,以及非洲、拉美等国。同时,高铁装备企业要尽快取得欧盟的“准入证明”,以便把中国高铁产品引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焦点4“高铁红利”如何与世界分享?
在国内,高铁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且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节能环保、提高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带动产业链延伸等各个方面有重大影响。
在海外,以高铁“走出去”为代表的铁路合作,不止是打造先进便捷的交通设施,更能将铁路红利带向世界各国。互联互通,更是互利共赢。
“以尼日利亚沿海铁路为例,一方面将带动近40亿美元的中国装备出口。另一方面,可以为尼日利亚提供近5万个直接就业机会、1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运营期间还可提供2万至3万个固定就业岗位。 ”中国铁建董事长孟凤朝说。
中国在海外的铁路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线竣工后,沿线省份莫希科省的副省长弗朗西斯科·冈巴古说,中国公司重建本格拉铁路,给铁路沿线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国高铁 “走出去”还带动当地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升级。在中泰两国就铁路建设达成进一步协议之际,中泰高铁联合研究中心即将落成。研究内容将包括高铁技术研发、测试认证、实验和仿真能力、技术人员培训等。去年12月初,中国北车与印度企业组建的合资企业在新德里设立,代表中国一流水平的铁路牵引电机技术将在印度实现本地化生产。
不仅如此,延伸的轨道也许会带来更大的“蝴蝶效应”。
100多年前,地缘政治学鼻祖——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把俄罗斯、东欧、中东、中亚以及中国新疆称为“世界岛”的中枢。如今,已开通的兰新高铁和建设中的兰渝高铁正在联通中国的大西北与内地。专家认为,未来,高铁线如果绵延向西,贯通欧亚大陆,经济版图将随之改变。
此文章由“成都机电工程学校--招生信息网”特别分享
|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2021年招生进行中,有意者请致电:
15828384098(微信同号)
或编辑手机短信158 2838 4098(姓名、联系电话、专业、身高、家庭住址)预留名额,具体到校报道时间学校会电话通知!
各个专业面试进行中